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陸潔玲: 無懼年代-絕不屈服、絶不停止抗爭


(明報星期日生活25/10/2015)

電影《女權之聲》Suffragette最觸動我的是看著一群無權勢的女工,儘管毫無勝算,卻以一次又一次的抗議行動厲聲的告訴當權者: 她們絕不會屈服。對於經歷著後雨傘創傷、抑鬱或挫敗感的我們,這個抗爭故事可能是最好的治療劑。

尚未在香港公映的《女權之聲》罕有地以女權抗爭者為主軸,講述20世紀初在英國以「爭取女性選舉權」為旗號的女權運動。電影不單講女工的抗議行動,也細緻地描繪洗衣場女工在工作間的生活細節,包括每天呼吸的氣味、性騷擾以及生活種種不公平。並以一眾男主角來標示: 政權、警權、工作和家庭對女性所構成的重重暴力和壓迫,赤裸的呈現父權社會中,女性的價值和自主性如何被扭曲。雖然電影說的是百年前英國女性處境,可是在「男女已經好平等」的說法已經極為普遍的現今香港社會,你還是會對那些針對女性的嘲諷毫不陌生,甚或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片中的女主角慕德和她的工友因為受到「婦女社會和政治同盟」(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潘克赫斯特的號召,決定勇敢的走上街頭,力求改變女性的命運。她們毅然投身運動卻得不到家人以及社會的認同,她們被解僱、被政客欺騙、被拘補、坐牢,面對組織因為行動策略而分裂、戰友退下火線等。導演 Sarah Gavron 細膩勾勒這些細節,對於剛經歷雨傘運動的香港人來說,每每能產生共鳴,引發思考。

女性爭選舉權 屢敗屢戰

讓人震撼又佩服的是: 在失望、沮喪,節節敗退之間,這群女工卻意外的建立起更強的信念,拚發出更大的勇氣和力量。重讀這段英國女性爭取選舉權的歷史,重溫及細味一直支撐著她們的信念、意志,會讓今天的我們更有力量去面對看似「絕望」的處境。我們也許會明白:此刻我們所擁有的所謂基本權利,絕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幾十年來靠無數前人、無名人士的努力、付上大大小小的代價、一步一步的換取而來。這樣看來,香港「爭取真普選」的抗爭之路,還是剛剛起步。那麼,如果「雨傘運動」是失敗的話,只因我們屈服、停止抗爭。

the battle isn’t over yet ! 場內場外一樣精彩

據英國電影協會(BFI)調查,從2007至2013年之間發行的英國電影中僅有12%是由女性導演執導,14.8%劇本來自女性編劇,這部電影的製作班底卻以女性為主。曾在BBC和Channel 4 工作的導演Sarah Gavron,喜歡紀錄片,喜歡說故事。她的祖母是一位德裔猶太難民,十七歲獨自到英國做清潔工謀生,祖母所經驗貧窮、未婚生子的遭遇,讓她對說故事產生興趣和熱情。她更希望以展示「女性力量」來鼓勵更多女性投身電影製作。

躺紅地氈黑衣示威

根據英國的衛報報導,十月初《女權之聲》Suffragette在英國萊斯特廣場Odeon電影院「倫敦電影節」首映當天,逾百位被形容為「現代女權行動者」在場邊釋放彩色煙霧。穿上黑衣、身上貼滿標語的示威者,反對英國政府一直削減「反性暴力」服務的資源。她們衝過圍欄,躺在紅地毯,示威者高叫: the battle isn’t over yet ! (爭取還未結束)。根據報導,在紅地毯另一端的影后們,似乎對行動毫不介意,還說是對這部電影「最完美的回應」。

在香港,女性權利故事可以追溯到1921年持續了近二十年「反蓄婢運動」(即廢除「妹仔」制度禁止買賣及蓄養婢女)。以本地婦女團體及組織為主力50年代開始「爭取廢除妾待、一夫多妻制度」,以至男女同工同酬、墮胎合法化、九十年代較受到關注的女性原居民的繼承權、和爭取「性別歧視立法」的等。這些爭取在「男女平權」之外,更重要的是針對基於性別而來的壓迫,挑戰父權視角:視女性為家庭的、從屬的,爭取女性身體的自主權。在這個時刻透過檢視過去的香港女權歷史,再思考性別權利的下一站,呈現性別弱勢者的生活世界,在家庭、工作、在日常生活的抗爭。

真普選與平等自主的關係

電影片末列出各地女性獲得選舉權的年表作結,「中國」1949在銀幕末端升起,大家或失笑或報以噓聲。面對強權及荒謬,我們和慕德一樣,只能「絕不屈服,絕不停止抗爭」。同時也必須探討「真普選」與重建平等、有尊嚴的、自主生活的關係。另外,亦有人指出影片指美國女性1920獲得選舉權,其實也忽視了美國民權運動的爭取,有色人種在1964年才擁有選舉權。提醒我們:女性是眾多的,平權之路上移民工、性小眾、性工作者等,一個都不能少。

電影即將於十一月九日在香港作慈善首映,為婦女動力基金籌款。詳情見: http://www.herfund.org.hk/suffrage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