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明報訪問】權益系列﹕港男港女講平等
權益系列﹕港男港女講平等
[2015.05.21]
【明報專訊】今日的香港,男女平等嗎?相信男士和女士對此意見不一。我們講性別平等,原來包括「權利和義務」,但香港男士協會代表認為部分女士只講權利,少講義務。就促進性別平等,新婦女協進會希望政府引入「性別預算」,且由她們介紹此概念。
◆性別平等×權利義務
講到性別平權,香港仍存在不少謬誤,尤其近代女性解放運動和平權運動開始後,部分男士誤認為女性得到權利後,男性的權利會相應減少,以為性別平等是此消彼長的概念。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香港亞太研究所性別研究中心聯席主任蔡玉萍(Susanne)說,不少人認為「個餅(性別權益)就係得咁多」,一方的權利提高自然會令另一方比例減少,但她強調,倡議性別平等需要兩性聯手,向政府爭取「做大個餅」,兩性同時得到公民應有的權利和保障。
Susanne在訪問中強調「性別平等」,而非使用「性別平權」這個字眼。「權利之外,我們都講求義務。我們現在講公民身分,當女性爭取同樣的權利,也需要履行同樣的義務。」她舉例,當女性爭取平等機會投入勞動市場,就要同樣擔當經濟義務,「出街約會不一定要男方付所有費用,女性也可以承擔。成立家庭後,部分女性認為賺的錢是自己的,男生就要養家,如果保持這樣的想法,很難說服男性(爭取性別平等)」。因此,Susanne認為,男女雙方應合作打破傳統性別規範,共同付出,互相照顧。
性別平等提高社會競爭力
歷史上社會一直以男性、父權主導,19世紀,第一浪女性平權意識開始,當時主要爭取女性投票權等的公民權利。第二浪,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家大部分男性當兵打仗,女性開始到勞動市場工作,社會繼而反思到女性同樣有工作能力。
全世界一半的勞動人口是女性,Susanne說環觀發達國家,尤其在民主國家,如果性別平等情况良好,往往能提高整個社會的競爭力,「女性佔人口一半,當她們的潛力未能發揮,(社會)又如何與人競爭?尤其我們面對人口老化問題,所以男性思考時,不應覺得是女性較能幹,把自己的工作機會奪走,而是想如何和女性合作,一起將香港的經濟、競爭力提高」。
◆社會規範×男人之苦?
性別定型、社會規範,對男女雙方均有「限制」,男士往往受「男兒有淚不輕彈」等約束,有苦無路訴。香港男士協會主席梁志強說:「講男女平等,強調消除對女性的歧視,但對男性的歧視呢?」該會總幹事陳智恒認為,香港的性別平等運動主要講提升女性地位,「但部分女性仍想維持『舊有權利』,如覺得男人要工作賺錢養家,女人『賺錢買花戴』天經地義」。
梁志強稱,目前針對男性的社會支援資源嚴重不足,但政府一直無回應問題。大眾關注女士去廁所大排長龍,但男士如廁,同樣面對「問題」。香港男士協會2015年3月便去信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反映男性公廁尿兜「無遮無擋」令男士感尷尬和壓力,希望政府改善設計。
男士協會:支援男性的資源不足
梁志強以「鐘擺」形容今日「男女平等」狀况,指過往鐘擺偏向男性,打壓女性的權利;今日鐘擺則指向女性,受壓抑的是男性,例如出現「無辜男」問題。「無辜男」指在日常生活中,男士在沒有行為或語言偏差下,被女性誤以為或被惡意誣陷為性暴力、性騷擾的加害人,即俗稱的「色狼」。他本人便曾在港鐵和小巴上被誤會而有不愉快經歷。
「為何會有定型?你看外表,只能分性別,而非其內在。」梁志強說,有時女性反應過敏,男士根本無惡意,但在媒體渲染下,女性多被刻劃成受害人,男性多有加害者的印象。「無辜男」感無奈和侮辱,「甚至在求助時遇偏見,因男性身分而被懷疑,『一定係你做咗衰嘢先』」。
平等是不被性別定型
就「車廂無辜男」、男士自動與「色狼」畫上等號的控訴,身兼新婦女協進會「性別預算小組」成員、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名譽司庫霍婉紅(Doris)說:「如果站在身旁的男士無以不禮貌的眼光瞄向(女性)敏感部位,令女士感覺有性意味的冒犯,相信女性不會覺得他是『色狼』。」她指出,根據警方數字,車廂非禮情况嚴重,「男士與其擔心被陷害,不如積極和女性一同營造無非禮、無性暴力的車廂環境」。
雖然梁志強說今日男性權利被壓抑,但他強調「男女」並非二元對立的關係,「平等是雙方皆不會因性別而被定型,而是根據個人人格發揮所長」。不過,香港經濟轉型,技術工種需求減少,但人手需求大的服務業、零售業等則多聘請女性。梁志強說社會預先假設男士不願意從事某些工作,「超市很少見男性收銀員,早幾年大部分男廁由女性負責清潔,男士們不知多尷尬」。
陳智恒表示,推動性別平等,不能僅以婦女的角度講如何改善,「男、女就如(車軸的)兩個輪,互相配合才能動。(今女性的待遇和地位提升)但未有講男士可如何轉型,社會亦沒有改變以配合男女關係的改變」。兩人認為,社會應反思制度和傳統觀念對兩性的束縛,方向有三:一是重新定位男女權責;二是透過教育宣傳,改變大眾心態,讓兩性互相認識對方需要;三是實施補救措施,如成立男士危機中心。
◆性別預算×平等原則
2015年4月起,政府所有決策局及部門在制訂政策及措施時,須參考「性別主流化檢視清單」(性別主流化即檢視政策制定、執行時對男女的不同影響),以促進兩性平等,保障婦女權益。新婦女協進會認為,「清單」只是口惠而實不至的「門面工夫」,效果不如立法引入「性別預算」(gender budget)評估。
新婦女協進會計劃統籌胡穗珊(Suzanne)說:「性別預算不是說(男女)平分財政預算,而是有平等的預算,是性別主流化的其中一個元素。」她解釋,性別預算是一個審視機制或工具,即政策部門擬定政策時,須加入性別角度的考慮,進行性別影響評估;若不符合平等原則,便不會獲得相關撥款。
她舉例:「通往街市的捷徑工程,使用者多是推購物車、嬰兒車的女性。如修成斜路,會否較樓梯更方便使用者?這便是加入了性別角度的考慮。」如此,可「迫使」政府部門推出照顧不同性別的政策,透過資源分配,達到性別平等的效果。目前韓國和法國政府均在財政條例中加入「性別預算」。
照顧不同性別 有違平等則不獲撥款
除社區「小事」外,牽涉整體社會的政策,更應該有性別影響評估,例如「全民退休保障」。胡穗珊說:「今日香港,社會無確認女性作為家庭照顧者的貢獻和價值,例如無報酬,因部分人仍視照顧家庭為女性的天職;但講到退休生活,這批女性並無強積金,若當初推行時有加入性別影響評估,強積金制度便不會獲得通過,最起碼不會成為現時官方唯一的制度。又如退稅措施,沒工作的家庭主婦同樣未能受惠。」根據統計處數據,2013年全港共約65.6萬全職照顧者(料理家務者),女性約佔98%。
不過,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名譽司庫霍婉紅(Doris)說立法涉及整個社會「意識形態的改變」,難度很大。首要難題是培訓政府官員的意識;再來是進行性別影響評估、諮詢社區不同持份者,以及教育市民相關知識,同樣需要資源。但她們點出,推行性別預算可使公帑用得其所,讓最需要幫助的群體受惠,從而提升管治效能。
新婦女協進會認為,製造性別平等的環境才能讓婦女實踐公民權利,當中除投票權外,還包括社會保障;透過「性別預算」推動性別平等,即市民有權和有責監察政府如何使用公帑,是公民參與(civic participation)的體現。她們期望和其他NGO合作、積極參與區議會諮詢表達對社區發展的意見等,讓市民建立參與意識,慢慢累積民間聲音和成功經驗,由下至上倡議政府設立性別預算機制。
文:袁志敏、古晨燕
圖:袁志敏、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http://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150521/HK-gfk1_er_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