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文章:剩女!盛女!


剩女!盛女!


近日無線節目「盛女愛作戰」成為全城熱話, 為市民提供不少茶餘飯後話題 ,其實『港女』質素差、『嫁唔出』,這類話題出現已經好幾年,每次電視台以此作為節目主題,總能成為城中熱話,今次「盛女愛作戰」更以『真人秀』形式出現,似是帶給觀眾新鮮感,吸引觀眾追看,但節目的題材及宣揚的訊息依然是新瓶舊酒。 
本文目的並不是旨在批評該節目,因為本會更關心是大眾對「剩女」的迷思,所以我們希望透過解答三個有關該節目所標籤的「剩女」問題,來拆解有關的迷思: 
1. 香港男女比例是否失衡,令女性難找對象? 
不久之前統計處公布最新一期(二零一一年)人口普查數據,傳媒集中報導人口男女比例差距擴大、未婚人口比例上升、以及人口老化問題。數據指現時本港男女比例是1000名女性比939名男性,那麼,『多』了出來的61名女性,是怎樣『多』了出來的?
我們認為本港整體人口女多於男成因有兩個: 一、由於整體人口老化,女性人均壽命比男性長,所以越是老年人口較多的社會,男女比例也會出現 『失衡』; 二、因為單程證來港人士女多於男,所以新來港定居人口以女性居多。
但是,如果我們只計算香港未婚的適齡(二十至四十四歲)男女,所謂失衡的實況是未婚人口中男多於女,而並非女多男少。(1) 
2. 女性是否要求過高,導致難找對象? 
雖然本港兩性在收入、經濟活動身分、就業等多個範疇仍然有明顯的差異,但女性無論在教育和職業成就上,無疑在過去幾十年有明顯的提升。如果真的因為女性經濟獨立和學歷方面提高而導致她們難找對象,這並不是單向的問題。主流的性別規範認為男性應擔任 「照顧」女性的角色,所以無論在學識、膽識、經濟能力等方面都應該要比女性強。 在這種觀念影響下,不少男性仍然是想找一個需要被自己「照顧」的女性,而女性則仍然想找一個可以「照顧」自己的男性 (實質上女性是否需要男性「照顧」是另一回事)。 
所以,在一個兩性社會地位和經濟能力距離已經開始拉近的社會,如果這種性別觀念仍然不變的話,男女雙方都會難找對象。
在香港,這種有關選擇配偶的性別觀念之所以仍然牢固,或多或少是因為本港男性不少可以選擇跟內地女性結婚(2)。因為兩地經濟發展情況仍然有一定距離,香港男性如選擇跟內地女性結婚,較容易找到符合這種男強女弱的性別規範的對象,相反地,香港女性能找到內地男性可以符合這性別規範的機會則較少。 
所以,女性較難找對象,並不是「女性要求高」那麼簡單;現象的根源是性別觀念未能夠跟隨時代轉變。而遲遲未變,是因為香港跟內地經濟差異,而回歸後兩地關係更緊密,導致香港男性仍然能夠找到符合這套性別觀念的異性對象。
3. 婚姻和家庭是否個人幸福和價值的指標? 
有關「剩女」的主流論述和討論,都假設了婚姻對個人幸福和價值必然的重要性。香港人口中的首次結婚年齡推遲,原因並不一定是因為很多人找不到適合的對象。青年人留在教育制度的時間長了,需要一定的時間累積事業和經濟基礎,一般到了三十開頭才會認真考慮結婚組織家庭,是很正常的。 
但更重要的是婚姻和家庭的意義在今天的社會已經改變。事實上,研究顯示,香港的年輕一輩對婚姻、家庭和子女是否必需,跟上一代有明顯的差別(3)。「剩女」論述一面倒的把未婚女性標籤為可憐的失敗者是不盡不實,雖然有部分女性是以婚姻作為人生的追隨目標,但當這種論述排山倒海地不絕在傳媒和大眾文化中被重複和誇大時,或多或少對所有二十五歲以上的未婚女性都會構成無形的負面影響(例如 「盛女」節目中,便有二十開頭的大學生參加speed dating,表示憂慮難找對象)。
人生要活得精彩,婚姻和生兒育女是不少人的第一選擇,但絕對並非所有人得到幸福的唯一途徑。
註腳:
(1)    2010 年數字顯示,不計海外家庭傭工在內,20-29歲未婚女性人數為390,500,男性為414,500; 30-44歲未婚女性人數為206,600, 男性為247,200(《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二零一一年版》香港統計處出版,第38頁 表2.1A)。
(2)    2010 年在香港註冊婚姻共52,558 宗,而涉及新郎是本港居民而新娘是內地居民的有13,446宗 (當中包括在港成功申請從未結婚證明書的男性)(《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二零一一年版》香港統計處出版,第43頁 表2.4)。
(3)    香港家庭議會《2011 家庭狀況統計調查—初步結果》顯示55 歲以上的年齡組別比15至34歲及35至54歲的年紀組別明顯對「結婚是人生必經階段」及「育兒對婚姻很重要」有較高的認同,而對「單身不打算結婚」就相反地有較低的認同。